| 總覽 | | | | | 教關諮詢會促領袖落區了解城市需要 | 2023年12月15日21時50分 下午 | | 因應疫情後香港教會形態轉變,教會關懷貧窮網絡12月7日舉辦諮詢會,全城轉化起動日創立者Dr Mac Pier分享社區領袖回應城市需要的五大法則:愛城市、教會保持合一、禱告不是一個選擇、策略性的合作帶來更大果效、從自己家庭著手。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耶穌傳》3D動畫電影採用虛幻引擎技術 | 2023年12月14日16時53分 下午 | | 美國華盛頓聖經博物館宣布2025年聖誕節上映《耶穌傳》3D動畫電影,創新的電影計劃有望以全新的、變革性的方式呈現《路加福音》為藍本的耶穌故事。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福音在城市:黑夜中感受神眷顧」郭俊豪牧師談和平的福音 | 2023年12月14日16時49分 下午 | | 未來的教會如何詮釋福音?世界華福中心舉辦「2023未來教會」研討會,台灣武昌教會主任牧師郭俊豪指教會面對世界,要麼完全抽離或是融入妥協,然而教會需反思如何行使福音,讓城市的黑夜也有神的眷顧。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日本牧師首創社企旅館 支持單親媽咪 | 2023年12月14日16時34分 下午 | | 日本第一間社企旅館HOTEL ECCLESIA於11月在京都開業,除了吸引參觀歷史傳統文化遺址的遊客,特色是住宿費10%捐贈給2024年4月建成的單親母親合租屋,創辦人是一名牧師,期望旅客入住「教堂」享受相交樂趣。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救世軍倫敦新總部高效能源設計:支援無家者 | 2023年12月13日21時22分 下午 | | 救世軍在倫敦南部正式開設了新的英國和愛爾蘭領土總部,旨在支持在英國各地社區的敬拜和宣教,並提供重要的服務,如儲備食品銀行、為無家可歸者提供支持或為孤獨和孤立的人提供陪伴。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百萬人聯署呼籲以巴立即停火:平民非討價還價籌碼 | 2023年12月12日16時14分 下午 | | 「以色列·巴勒斯坦危機人權團結運動」發起請願#CeasefireNow:公開呼籲加沙走廊和以色列立即停火,強調平民不是討價還價的籌碼,獲百萬人及來自美、英、歐洲、亞洲、中東等地區的教會聯署支持。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數位使徒:成年人網絡福傳耶穌Z世代 | 2023年12月12日16時11分 下午 | | Z世代(出生於1999-2013年)是數位原住民,成長中接觸數碼智能科技,但許多成年人對數位和社交媒體缺乏理解,成年人應該學習使用他們的語言,將智慧、真理傳遞給他們,幫助Z世代認識上帝。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伍渭文牧師:將臨的已經來到了! | 2023年12月12日14時32分 下午 | | 聖誕前四個主日至聖誕稱為將臨期(Advent)。我們用四個主日預備自己,等候迎接基督的降生;好像一首樂章,先有前奏,後層層邁進,帶出主題,推向高潮。又如進入華麗殿堂之前,舖有階梯,拾級而登,穿過迎廊,才能登堂入室。誠然,等候是一種藝術。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光明節有團體發起為以色列祈禱 | 2023年12月11日18時41分 下午 | | 光明節期間團體發起為以色列祈禱,祈求人質釋放、被迫撤離家園的人獲安置和重建、國際社會的支持和表達聲音的自由、改變恐怖主義的根源、阿拉伯人心態轉變。光明節是點燃蠟燭感謝上帝施行神蹟的節期。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心靈健康研討會」李詠茜挑戰信仰迷思:神愛我不令我受苦? | 2023年12月11日18時35分 下午 | | 香港忠僕事奉中心「心靈健康研討會」,李詠茜博士提出創傷後心理治療分為三階段:安定、處理創傷記憶、重建關係和意義;湯國鈞博士討論心理困擾的原因,指出逃避痛苦和思想糾結是常見反應,提醒人們不要抗拒痛苦。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第二屆亞洲論壇:教會非追求人氣 白之家收容無家孩子 | 2023年12月11日18時32分 下午 | | 第二屆亞洲論壇影響力國際年會11月2日在印尼展開,中華福音神學院院長戴繼宗牧師從但以理的事奉,呼籲教會不要追求人氣,堅持真理和純潔;日本白之家教會伊藤嘉子牧師指日本是泛靈多神信仰民族,她的教會以神的愛收容無家孩子。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職場調查:近半人不願透露宗教信仰憂歧視 | 2023年12月08日17時42分 下午 | | 最新研究顯示,近一半英國和美國的員工在職場表達信仰時感到不自在,擔心遭受歧視、嘲笑、排斥和孤立。報告還指出,工作安排和宗教儀式之間存在衝突,基督徒因工作無法參加主日崇拜。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華福談未來教會門訓:一種生活、一種生命、一輩子事情 | 2023年12月08日17時36分 下午 | | 世界華福中心舉辦活動探討「未來教會」的福音使命、門徒訓練、普世宣教,在門徒訓練一場對談中,莊信德牧師和涂金生牧師強調陪伴是門訓的核心原則,牧者與信徒之建立關係共同分享生活的喜悅和挑戰。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講座:區應毓牧師辨識伊斯蘭教 福傳耶路撒冷 | 2023年12月08日17時31分 下午 | | 國際基督教教育學院12月2日舉辦公開講座「伊斯蘭教的認識與辨識」,加拿大華人神學院院長區應毓牧師分析伊斯蘭教義、基督教傳回耶路撒冷的策略,在一帶一路68個國家營商宣教,包括工程、科研、農業、開辦學校、孤兒院、老人院等。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泰澤團體換院長 聖公宗馬思謙修士接任 | 2023年12月07日20時15分 下午 | | 泰澤團長艾樂思修士選出繼任者,交棒予英國聖公宗的馬思謙修士,儀式於12月4日將臨節第一主日進行。泰澤團體始於1940年,現時由百多名天主教、基督新教信徒組成,在世界各地舉行共融祈禱會,今年聖誕跨年在斯洛維尼亞首都舉行歐洲會議。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劍橋、韋伯字典選出年度代表字:AI驅使人類產生幻覺 | 2023年12月07日20時12分 下午 | | 2023年度代表字:英國《劍橋詞典》選出「Hallucinate」(產生幻覺);美國《韋伯字典》選出「Authentic」(真實可信的),反映人們對真實性和虛構之間界限模糊的不安,並指向監管人工智能的技術和責任重大。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扎根在耶穌基督裡:建立感恩的生活 | 2023年12月06日19時18分 下午 | | 對於基督徒來說,每一天都是感恩節,感恩很重要而且不是流於口頭,必須將感恩的態度付諸實踐,並且每一天都表達對他人感激之情,以行動展示出來。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明光社精神健康講座 陳玉麟醫生:宗教提升青少年自身價值 | 2023年12月06日19時15分 下午 | | 精神科專科醫生陳玉麟近日在明光社講座指出,青少年面臨許多挑戰,如文化變遷、虛擬世界影響和家庭壓力,以致精神健康問題比例上升,多數患者14歲開始發病,宗教群體提供靈性支持可減輕痛苦。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香港普世青年節 紀錄片籲保護綠色家園 | 2023年12月06日19時07分 下午 | | 氣候危機逼近,聯合國氣候峰會展開.在香港,教區青年牧民委員會、教區全人發展委員會合辦「普世青年節聚會」,透過電影欣賞、工作坊回應氣候變遷的挑戰。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以巴風雲」李盛林牧師剖析歷史:巴勒斯坦25族對抗以色列12族 | 2023年12月05日20時50分 下午 | | 以哈短暫釋放人質後戰火再起,宏恩基督教學院12月2日舉辦「以巴風雲」神學講座,歐偉昌牧師(該院基督教事工學院助理教授)回應本報訪問時指出,縱使以色列作為上帝選民,戰爭本身充滿罪與破壞應努力避免;李盛林牧師(該院基督教事工學院舊約專任客座教授)從舊約聖經剖析以巴戰爭,追溯亞伯拉罕的後裔衍生巴勒斯坦25族對抗以色列12族的歷史。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 | | | 圖片新聞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