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總覽 | |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垃圾膠袋徵費雖暫緩 組織憂拾荒者被消滅 | 2024年01月30日14時35分 下午 | | 政府推出垃圾膠袋徵費雖暫緩,扶貧組織拾平台質疑拾荒者是否需要自費購買膠袋、拾荒行為會否觸犯法例等,呼籲大眾對拾荒者尊重。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施達基金新任總幹事馮韻兒:三個觸動貧窮人的心靈啟示 | 2024年01月30日10時34分 上午 | | 施達基金會新任總幹事馮韻兒博士1月1日履新,曾研究中國饑荒問題、印度的瘧疾根除的她,在最新一期通訊中分享對貧窮人的三個看見。她描述自己的轉捩點,包括對貧民窟的訪問,北非短宣經歷、在浴室中的共同人性體會,這些經歷塑造她的扶貧觀念和使命感。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聯合國解雇12名涉嫌參與哈馬斯襲擊的員工 | 2024年01月29日20時24分 下午 | | 聯合國近東巴勒斯坦難民救濟和工程處終止12名涉嫌參與以色列哈馬斯恐怖襲擊的僱員的合同。美國、加拿大和澳洲暫停提供額外資金以等待調查結果後。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聖公會教育日 李安業牧師的一個夢:教育是終生旅程 | 2024年01月26日22時54分 下午 | | 基督教教育的精神基於耶穌尊重和關懷每一個人,李安業牧師在聖公會教育日講道,提醒教育應該是一個培養人、尊重人、發展人的過程,而不是單純追求成績和商業利益;基督教辦學為福音,而教育是終生旅程。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福音派的政治轉變 導致信仰失衡? | 2024年01月25日20時44分 下午 | | 「福音派」一詞正在變質和政治化,最初是用來描述特定的宗教運動,現今與政治和文化意識形態聯繫密切。福音派領袖呼籲重回屬靈信仰。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宗教組織全球影響力:報告稱被低估力量 | 2024年01月25日20時41分 下午 | | 《信仰在行動》報告,世界各地的領導人應對危機時忽視了宗教和屬靈團體在其中所扮演的關鍵角色,這樣做將使自己置於危險之中。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視障照顧者壓力大無人聞!協會促政府批津貼 | 2024年01月25日20時38分 下午 | | 香港失明人協進會早前進行調查,視障會員中37人擔任家中照顧者,六成的人顧者時間從4年至40年不等,有會員分享照顧者壓力和開支大。該會呼籲社會福利署肯定殘疾人士有能力成為照顧者,並獲得照顧者津貼。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北部都會區發展 教區促政府保育本地魚業養殖文化 | 2024年01月24日19時50分 下午 | | 政府於2021年公布《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去年11月進行公眾諮詢,教區全人發展委員會期望政府以關懷環境生態和保育本地魚業養殖文化的角度設計濕地公園系統,先保育後發展,管理模式和康樂設施不應以牟利為目標。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伍渭文牧師:看見真相的代價 | 2024年01月23日18時32分 下午 | | 【編者註】伍渭文牧師從自身的眼疾與讀者反思,聖經中一位生來瞎眼的人堅持真相,被驅逐,因為他堅信被醫治是來自神的作為。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跨宗派合一祈禱週:凝聚香港教會力量愛鄰如己 | 2024年01月19日23時16分 下午 | | 「基督徒合一祈禱週——教牧及同工聯合聖餐崇拜」1月18日假香港聖公會諸聖座堂舉行,來自35間教會及機構、約387位教牧及同工出席。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正生書院5000萬疑詐騙風暴:校長被通緝 學校如常運作 | 2024年01月19日23時12分 下午 | | 正生書院涉嫌串謀詐騙案,警方拘捕4名董事、通緝校長及3名已離港董事,指校長陳兆焯涉嫌籌款後匯款境外未用於學校營運。校監崔康常認為是一場誤會,學校則繼續運作,有師生表示對內情不清楚。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報告:牧養新思維小型教會的崛起 | 2024年01月18日17時12分 下午 | | 衛斯理神學院最近列出新一年影響教會領導層的七種趨勢,報告提出最忠實的信徒,一個月也只有一兩個星期天去教堂,教會需要新的信仰培養模式。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 | | | 圖片新聞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