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總覽 | | | | | 國內出書探討新紀元運動、女性主義神學與後現代主義 | 2024年02月15日15時24分 下午 | | 歐洲宗教史學者卓新平博士的專著《當代西方宗教思潮研究》深入探討新時代運動、女性主義神學和後現代主義在西方思想史中的發展。他過往的研究還闡釋基督宗教的人類存在、美學和神學等重要議題。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周守仁四旬期呼籲:放棄個人主義與5群體同行 | 2024年02月15日15時21分 下午 | | 2024年四旬期,天主教香港教區主教周守仁樞機呼籲天主子民與不同群體同行,包括精神健康受困擾的人、青少年、流離失所者、善意的人,並且關愛受造界,為後世提供宜居的生活環境。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六宗教領袖文告:盼香港疫後現新機 | 2024年02月15日15時19分 下午 | | 香港六宗教領袖聯合發佈新春文告,期盼新的一年帶來新的機遇和希望,表示對社會發展和人類福祉的關心與貢獻;香港聖公會三位主教在新春盼望人倫和諧,特別提到關愛移民潮下的長者。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情人節遇上聖灰日:慶祝義無反顧的愛 | 2024年02月14日17時54分 下午 | | 2月14日,是基督宗教一個非常特殊的日子,一方面是聖灰日(Ash Wednesday),開啟基督徒進入四旬期(Lent)的時刻;另一方面,這一天也是情人節(Valentine's Day)慶祝愛和義無反顧的日子。當情人節遇上聖灰日,基督徒如何渡過?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團體呼籲新年減垃圾尊重清潔工 | 2024年02月09日18時38分 下午 | | 關注清潔工的隱形之光呼籲,新年期間共同努力減少垃圾產生,為清潔工友減輕負擔,並建議:避免一次性用品,重複使用,回收舊物,妥善處理大型垃圾,創建更安全的環境。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龍年揮春 X 耶穌37個神蹟締造新春希望 | 2024年02月09日18時28分 下午 | | 甲辰龍年臨到,香港及海外教會展現各種敬神愛人的行動。在香港,教會關懷貧窮網絡探訪獨居長者、天主教香港教區製作「沸點龍年揮春」;台灣基督教救助協會送出愛心年菜,讓「弱勢家庭感受溫暖」;新加坡禮品公司創作「耶穌37個神蹟」為主題的利是封。此外,中國的教會舉辦新春活動,旨在「促進基督教中國化」。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富勒神學院高級院長疑撐LGBT遭解僱 | 2024年02月08日15時51分 下午 | | 跨宗派的美國富勒神學院(Fuller Theological Seminary)解僱一名高級院長,源於她拒絕接受該學院在LGBT議題上的聖經立場:要求學生和教職員在婚姻之前保持禁慾,婚姻定義為「一男一女」的結合。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揭露泰國孤兒院旅遊:呼籲教會轉向支持弱勢家庭組織 | 2024年02月08日15時49分 下午 | | 泰國有12萬兒童生活在公營和私人的機構,大部分孤兒院未註冊且欠缺監管。一對夫婦遠赴泰國創辦基金會將泰國兒童從孤兒院過渡到家庭照顧,並呼籲教會停止旅遊心態來孤兒院。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中國春運浪潮打開福音契機! | 2024年02月08日15時45分 下午 | | 隨著農曆新年到來,一年一度的中國春運浪潮展開,對教會帶來甚麼影響?有教會出席人數減少,但有牧者加強對移工的教義培訓和鼓勵外來信徒回到家鄉服事;至於中國基督徒人數是否增加,尚需要進一步研究和討論。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潘霍華傳記作者 促美國教會跟敗壞道德戰鬥 | 2024年02月07日20時17分 下午 | | 潘霍華傳記作者梅塔克薩斯(Eric Metaxas)近日發表言論,將美國社會跟德國納粹相比,警告教會面對敗壞的社會風氣要是噤聲,美國道德文化將破產。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何傑牧師解讀以賽亞書:以色列聖者的救贖情懷 | 2024年02月07日20時15分 下午 | | 何傑牧師在漢語聖經協會春季讀經講座分享「以色列聖者的救贖情懷II」,談及以賽亞書的背景,包括猶大與亞述的對抗,以及神的應許在罪與罰後將帶來拯救,呈現神的角色轉移從審判者到救贖主。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少數族裔精神受困:逾半語言障礙阻求助 | 2024年02月07日20時11分 下午 | | 香港的少數族裔在社會時有被醜化,有機構調查發現近四成少數族裔面對精神健康問題不懂求助,研究團隊倡導政商社合作提供情緒支援,以及推出平台「心靈密(Salamat)」讓有關人士獲得身心健康報告及相應的幫助。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敬虔主義之父施本爾:改變教會的不屈使者 | 2024年02月06日15時07分 下午 | | 17世紀德國敬虔運動領袖菲利普·施本爾(Philip Jakob Spener, 1635-1705)2月5日為逝世週年紀念,享年70歲。他以個人虔誠及正直、愛心、清潔生活為重,強調這是基督徒信仰的最高表現。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藝術美感被放棄?劉永生揭露商業化對教會音樂的影響 | 2024年02月06日15時03分 下午 | | 教會音樂存在藝術美感的主觀性及不同年代的差異,香港聖樂促進會會長譚靜芝博士接受本報訪問,提到教會在聖樂推展方面需要有「家教」,劉永生先生則指出教會音樂面臨質素與教育危機。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世界公禱日婦女之聲遍全球 香港預習籌備 | 2024年02月06日14時57分 下午 | | 2024年世界公禱日崇拜將於3月2日舉行,主題為「在愛中互相寬容」,今年因應以巴戰爭額外製作祈禱文。該普世祈禱運動超越文化、種族、傳統、性別、年齡界限,凝聚全球基督徒力量與婦女一起禱告,早前在香港舉行預備日。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潘霍華誕辰紀念:道德守護者對香港教會的啟示 | 2024年02月05日18時14分 下午 | | 剛過去的周日(2月4日)是德國信義宗牧師、神學家潘霍華(Dietrich Bonhoeffer)118年誕辰紀念,他參與抵抗納粹最終被處決,平生主張教會是文化、道德的守護者,擁抱和平非暴力,給香港教會帶來啟示。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堅浸培靈會 郭文池牧師籲活水與罪對決 | 2024年02月05日18時12分 下午 | | 香港浸信教會第三天培靈會,播道神學院院長郭文池牧師引用耶穌與井旁婦人的故事,指出活水與罪不能共存,靠聖靈、按真理才得活水,鼓勵會眾敞開心門誠誠實實的敬拜神。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本土詩歌著重廣東話正音?教會音樂重回文化色彩 | 2024年02月05日18時08分 下午 | | 香港聖樂促進會1月26日召開聖樂牧養座談會,潘凱玲傳道表示近年著重廣東話正音,聖詩頌唱相對減少,教會缺乏顏色感官;劉永生指出藝術美感被商業化,流行文化影響了教會音樂;蔡禮遜牧師提出,聖樂必須回歸基本,強調教會崇拜是聖樂的核心;譚靜芝博士強調基督教在聖樂方面需適切的教育。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 | | | 圖片新聞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