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總覽 | | | | | 音樂跨越界限:51國語言頌唱復興之歌 | 2024年03月26日17時38分 下午 | | 全球敬拜馬來西亞推出新專輯《Revival Waves》收錄了10首歌曲,源自團隊成員的非凡經歷,並於線上舉行敬拜會,邀請51個國家以馬來西亞語、普通話、英語、法語、德語等頌唱。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基督徒書畫聯展:呈現耶穌基督受難、復活、升天之美 | 2024年03月25日20時53分 下午 | | 復活節臨近,香港中國畫學研究會舉辦基督徒書畫聯展,23位藝術創作者藉著國畫、書法、油畫將耶穌基督受難、復活、升天的信息傳達給觀眾。前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院長盧龍光牧師指出,基督教強調真善美卻少提「美」,藉著聯展讓人在惡之處看到美善、在虛假之處看到真理。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挪亞方舟發現:亞拉臘山古器物全球首次曝光 | 2024年03月25日18時35分 下午 | | 挪亞方舟國際事工經過20年的方舟探索工作,於土耳其4200米高的亞拉臘山雪嶺取得驚人發現,搜獲遠古榫卯建築群,竟與中國數千年前已使用於傳統建築物的技術極為相似,有助人類尋溯本源及文明發展。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柏拉圖遇上傳道者 二元人生添色彩 | 2024年03月22日19時53分 下午 | | 文藝復興時期歐洲宗教作家托馬斯的《效法基督》和聖經《傳道書》代表著截然不同的神學觀點。兩者對生活的價值觀存在著顯著差異,而這些差異部分源自柏拉圖對神學的影響,反映基督教信仰中的不同見解。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方舟遺址揭示全球遭洪水毀滅 袁文輝稱時代重要信息:「不要打仗」! | 2024年03月22日19時41分 下午 | | 聖經記載挪亞時代洪水淹沒大地,洪水屬於全球還是局部區域一直備受爭議,對現代人類有何啟迪?挪亞方舟國際事工主席袁文輝在發佈會向本報表示,在高加索地區發現的化石和遺跡顯示洪水更可能是全球性,並在復活節展示從土耳其亞拉臘山雪嶺發現的方舟文物及製成影視作佈道。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新生協會重置院舍 鄭振華牧師稱一波三折總有神恩典 | 2024年03月21日13時58分 下午 | | 福音戒毒機構基督教新生協會重置院舍,早前與發展局正式簽訂大嶼山戒毒村合約,在感恩晚宴上,創辦人兼總監鄭振華牧師透露重置之路一波三折,但總有神的恩典。康復中心佔地超過12萬平方呎、設有醫療室、宿舍、教堂,提供身、心、社、靈的全人發展服務。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印象派大師梵高「現身」香港故宮《星夜》揭示上帝的恩典 | 2024年03月20日16時00分 下午 | | 極富傳奇色彩的後印象派大師梵高,除了繪畫天賦卓絕之外,透過梵高的親筆信件揭開他對永恆生命的熾熱追求,名畫《星夜》更喻表神的恩典勝過死亡,藝術巨作現於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展出。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從《幔子》揭開療癒之路:Sam Ng內心的色彩世界 | 2024年03月20日15時48分 下午 | | 突破機構早前舉辦「微光之約Here We Shine」突破青年村展現日,青年畫師Sam Ng在專訪中透露自學畫藝,創作出充滿情感的作品。在面對母親的去世和生活困惑時,信仰和創作成為情緒疏解的途徑,她堅信藝術能探索自我呼召,展現內心光芒。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高峰會:多元成長計劃青少年留堂會 | 2024年03月19日21時42分 下午 | | 建道神學院3月11日舉辦「第十一屆堂會青少年事工高峰會」探討招募中小學生參加教會方法,建道神學院拓展總監葉松茂博士介紹「多元成長計劃」延續青少年在堂會,另有CityLab師友配對協助學生個人規劃。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Hope「宣教硏討會」打破單向施予迷思 尋求宣教永續發展 | 2024年03月18日18時58分 下午 | | 由Hope for Next Generation主辦「2024可持續宣教硏討會」近日舉行,多位講員就可持續的宣教提出建議,如社企籌款迎永續發展、棄短宣單向施予、宗教商業雙線發展跨文化傳福音,並且培育本土領袖接班等。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專訪】梁柏堅:線上社交圈尋找隱蔽青年 | 2024年03月18日18時50分 下午 | | 香港年輕人處身激烈的競爭環境,怎樣闖出一片天尋找生活的意義?突破機構副總幹事梁柏堅在「微光之約」活動接受本報專訪,突破有實習機會讓年輕人拓闊眼界,切勿太強調成果容易變成情緒操控,他還分享Online尋隱蔽青年的體會。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辨識自戀領袖特徵 解救教會事奉衝突 | 2024年03月15日21時50分 下午 | | 自戀者缺乏對他人需求的關注、忽視他人觀點、自我標榜、缺乏同理心、控制慾等,教會怎樣辨識領袖是否屬於自戀者?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突破調查:9成青年願為港付出 共創經驗提高希望感 | 2024年03月15日21時48分 下午 | | 突破機構發佈「青少年自我身份建立與參與感」研究,發現94.1%受訪青少年「好鍾意呢個地方」,但無助感增加對自我身份困惑,71.6%成青年想為香港付出「但唔知可以點做」,共創經驗及參與感能提高他們的希望感,亦讓他們健康地發展自我。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華福《使命門徒》探討女性牧職:深度牧養的優勢 | 2024年03月13日19時59分 下午 | | 世界華福中心《使命門徒》播客探討如何理解女性在教會的事奉角色,台灣神學院梁越美博士指出,19世紀末馬偕牧師已看重女性在教會的潛力,今天女性在教會比例較高,擁有深度牧養的優勢。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烏溪沙青年新村「重塑·綠識」計劃:啟發中學生可持續發展思維 | 2024年03月13日19時56分 下午 | | 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與奧雅納共同舉辦「重塑· 綠識」計劃,引導中學生通過STEAM元素和設計思維,提出烏溪沙青年新村可持續發展方案。獲頒最佳表現獎的嘉諾撒聖心書院同學透露參賽帶來滿足感治癒情緒;最具創意獎的福建中學(小西灣)用3D打印改良太陽能捕蚊燈,備受欣賞。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 | | | 圖片新聞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