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總覽 | | | | | 新奧爾良紀念醫院疑在颶風中對患者實施集體安樂死 | 2005年10月16日06時06分 上午 | | 據CNN10月13日報導,颶風「卡崔娜」來襲期間在新奧爾良市紀念醫院工作的一名醫生和一名護士長透露,該醫院在颶風登陸後三天多次討論對重病患者實施安樂死的問題。目前路易斯安那州檢察長辦公室正對上述説法展開調查,並要求對颶風後從該醫院運走的45具屍體進行檢驗。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世界級神學家莫特曼教授在台暢談「基督教大學的理念」 | 2005年10月15日04時32分 上午 | | 10月13日,世界級的基督教神學家莫特曼教授來到台灣中原大學,與那裏的師生分享了「基督教大學的理念」。莫特曼教授的演講讓正處於邁向五十校慶之際的中原大學的師生對未來的發展有新的啟發。校長熊慎幹說:「面對廿一世紀,一所基督教的大學如何能充滿更新與變化的力量,相信莫教授的演講能給中原的老師和學生帶來新的體驗。」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百多教會領袖共思香港教會使命 | 2005年10月14日08時59分 上午 | 我們該怎樣為香港教會在本地、中國大陸以致整個世界的位置和角色定位呢﹖今、明兩天﹙14及15日﹚「教新」將主辦2005年「香港教會使命」公開講座,主題為「使命全球化、共思創未來」,屆時將有130多位同工及信徒領袖出席,一起討論香港教會的使命。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以色列、梵蒂岡訂立「馬可樓」管轄權的初案 | 2005年10月14日06時45分 上午 | | 據10月13日英國日報The Times的報導,位於耶路撒冷、現為猶太教學校的「最後的晚餐的地點——「馬可樓」的管轄權,現磋商歸還給梵蒂岡。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浸信會世界援助小組緊急支援南亞地震災區 | 2005年10月14日06時42分 上午 | | 「我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景象,即使我曾經指揮過哥倫比亞、土耳其、印度和伊朗的12次自然災害救災小組,」BWAid Rescue24的指揮官Laszlo Pavelcze在從巴基斯坦打來的衛星電話中如此説。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教會如何跳出部落化危機 面向世界、走進本地﹖ | 2005年10月14日05時51分 上午 | | 今天早上9時半於旺角浸信會舉行了「2005年香港教會使命」研討會,約200名教會領袖及教牧同工出席。洛桑世界福音委員會國際總監Dr. Ted Yamamori指出教會必須Think Globally, Act Locally…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香港基督教書展今開幕 51機構各放異彩 | 2005年10月13日09時56分 上午 | | 「第廿一屆基督教聯合書展 2005」首場展覽今天正式開幕,不少影音及產品機構準備已久,共51個攤位在尖沙咀街坊福利會大放異彩。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神六」能助無神論者認識神的創造 | 2005年10月13日09時31分 上午 | | 10月12日「神舟六號」成功在12日上午9時整於甘肅省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升空,標誌著中國載人航天的進步,令中國更進一步的探索宇宙奧秘以及生命起源,相信亦能使更多無神論者透過精妙的太空認識神的創造,感受造物主的奇妙。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世界宣明會迅速回應南亞地震災民需要 | 2005年10月13日08時38分 上午 | 世界宣明會迅速回應南亞地震災民的需要,已開始派發緊急救援物資,並成立流動醫療單位及提供藥物,治療受傷及染病的災民。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澳洲教會利用手機開闢傳教新時代 | 2005年10月13日08時22分 上午 | | 澳洲聖經公會發佈了一項聖經手機短信服務,利用當今科技方法更有效的傳播福音。聖經公會的執行董事邁克‧切特表示,信徒只能拿黑色封面和印著十字架的聖經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唐崇榮牧師完成心臟手術 | 2005年10月13日05時57分 上午 | 唐崇榮牧師10月1日於馬來西亞完成心臟手術,據佈道團消息,手術結果理想,出院不久立即馬不停蹄地繼續佈道及講道工作。他將於10月18日再次到港講解《以弗所書》。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救世軍「香港定向日」昨完滿結束 | 2005年10月12日10時08分 上午 | | 救世軍「香港定向日」慈善籌款比賽於昨日下午1時在一片歡樂氣氛下完滿結束。超過400名參賽者齊集樂富中心出發,根據即場派發的地圖在黃大仙及九龍城區各街道搜尋不同的控制點。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全球天災頻仍 基督徒應如何面對﹖ | 2005年10月12日09時08分 上午 | | 美國上月兩次七颶風成災,南亞海嘯未得恢復,最近的地震又奪取數萬性命、逾百萬人無家可歸。每次重大災禍出現時,基督徒總會再思「神為什麼容讓災難發生」的問題。本報特訪問了樓恩德牧師及羅錫為牧師,看看基督徒應帶怎樣的態度看天災頻仍的現象。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基督教書展明天開幕 對中港信徒意義大 | 2005年10月12日09時08分 上午 | | 一年一度的基督教書展將於明天開始,連續12天進行。首6天是影音及禮品展,主辦單位預計約2萬人次;後6天是書展,預計2萬至3萬人次到場。這次書展主題為:「讓文字穿梭 顯大能、讓音符跳躍 頌主恩、讓禮物傳情 報佳音」。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中斷三年的美中人權對話可望恢復 | 2005年10月12日09時01分 上午 | | 美聯社報導說,美國國務院發言人麥科馬克在10月7日舉行的白宮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斷了三年的美中人權對話可能恢復。聯合國反酷刑專員將在11月前往中國進行政府是否虐待監獄犯人的調查,訪問結束後,華盛頓將視結果考慮是否與北京恢復人權談判。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華福正在進行加拿大華人教會普查研究 | 2005年10月12日08時58分 上午 | | 華福加拿大聯區進行了一項加拿大華人教會普查研究。以加拿大四所華人教會的調查數據分析研究,並在策進會中詳細報告結果。藉此研究裏集思廣益,引發教牧同工反思和領受啟發。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梵蒂岡表示會接受同性戀牧師 | 2005年10月12日08時54分 上午 | | 根據美國ABC新闻報導,一位梵蒂岡政府高級官員在上星期五發表言論,梵蒂岡會接受三年保持獨身的同性戀者擔當牧師的職位。但是梵蒂岡會阻止任何在公衆場合顯示其同性傾向和被同性文化吸引的人作爲牧師。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讓全球華人教會參與到普世宣教的使命中 | 2005年10月12日08時52分 上午 | | 第二屆國際關懷協會牧者座談會在台灣舉行。國際關懷協會總主任邱志健牧師在第二個專題討論中說:「很多人說廿一世紀是華人宣教的世紀,我們在接最後一棒,也要迎頭趕上。福音自馬禮遜入華已將近兩百年的歷史,我們現在說福音進中國,福音出中國,也只是積極地參與。」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南亞地震救援困難 教會救援機構聯合呼籲教會獻出愛心 | 2005年10月12日08時44分 上午 | 基斯坦發生的地震死傷無數。據CNN報導,當地及印度死亡數字已逾4萬。由於災區天氣惡劣,豪雨加上落雹,使多處地區山泥傾瀉,道路堵塞,嚴重阻礙救援,致令偏遠災區災民無法取得援手,數以百萬人無家可歸。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 | | | 圖片新聞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