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e
top_logo
line
icon手機版 rss
總覽 國際 教會 事工 宣教 教育 社會 文化 中國 社論/專欄 生活 娛樂 分類廣告 資源
bar 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稱為神的兒子。[太5:9]
search
bar
英調查:相信有神的年輕人顯著增加
根據國際民調機構YouGov最近的數據,英國年輕人中相信有神的人數顯著增加。自2021年以來,16至24歲的受訪者中,表示「相信有神」的人群比例從16%上升至37%。
line
梁燕城《洞察世情》探討「Labubu熱潮」背後的靈性現象
梁燕城博士在《洞察世情》節目中,與徐樹荃博士、曹希銓博士對談,探討Labubu吸引中青年的現象,剖析背後反映的靈性空虛與情感需求,並進一步思考心靈出路。
line
司徒永富博士:打造符合基督教人性化精神的「友善職場」
明光社近日舉辦研討會,探討教會推動家庭友善措施,並發行相關文集。司徒永富博士在文中提倡「友善管理」,強調企業除追求盈利,更應關懷員工家庭需要。
line
AI正重塑教會生態 嚴增森博士:如雙刃劍需建倫理框架
人工智能(AI)正重塑世界,香港浸會大學計算機科學系碩士科兼任講師嚴增森博士近日宣道會區聯會刊物撰文「人工智能與教會生態」剖析AI如何輔助教會事工。
line
冷凍胚胎超過30年被基督徒夫婦「領養」誕生創記錄
一對美國夫婦透過一間基督教領養胚胎的機構「領養」一枚胚胎,上月26日誕下一名男嬰,該男嬰來自1994的冷凍胚胎。
line

編輯推介

  • 教內聚焦
  • 社會時事
  • 普世教會
  • 國際要聞
  • 文化娛樂
 
禮賢會香港堂增設週六崇拜
第一屆趙天恩學術研討會
國際
英調查:相信有神的年輕人顯著增加
英國僅剩21所大學仍提供神學學位 信仰與學術領袖呼籲重視
冷凍胚胎超過30年被基督徒夫婦「領養」誕生創記錄
教會
尷尬的必然:基督教性倫理如何挑戰當代文化
【港九研經會】董家驊以「哈拿求子」帶出破碎到豐盛人生之秘訣
【港九研經會】高銘謙列王犯罪為鑑 勉信徒警惕「信仰世俗化」
事工
拾荒者勞動力被乏視 拾平台x教會搭建支援橋樑
【圖輯】曾立華牧師安息禮
曾立華牧師安息禮莊嚴感人 逾800人送別
宣教
日本教會深陷老齡化危機 華人教會逆勢增長現復興曙光
從聖經看21世紀門訓契機 牧者籲華人教會培育在地宣教力量
印尼Arise領袖高峯會啟動 呼籲Z世代投身普世宣教
教育
亞洲神學協會大逾250人參加 聚焦形塑領袖回應世界
【信仰×親子】非一般功課輔導 生命承傳協會引領父親走進「孩子心」
意大利華人神學院迎首屆畢業生 梁家麟院長:盼改變歐洲華人教會生態
社會
加沙人道危機中無聲 華神資深老師:教會沉默是罪
平機會前總主任束健銘反對同性關係註冊制度:小我犧牲大我勞民傷財
「可持續宣教」在香港:女青與無家者協會倡創新「同行理念」
文化
李盛林牧師 // 啟言 (阿Mo)代禱信 160 (20250817) 「阿MO得著正面出路的心境」
第四屆「祝福亞洲」基督徒藝術雙年展10月東京舉行
貓王私人聖經在英國一教會展出 多處筆記展露其信仰
中國
教宗良十四世首度任命中國主教 延續方濟各梵中協議
內地宗教局強化規管外國人宗教活動 下周起實施
國內青年團契「沒落」?廿年事奉者談新一代帶來的挑戰

editorial
【圖輯】曾立華牧師安息禮
曾立華牧師於7月11日早上安息主懷,其安息已於上周六在尖沙咀聖安德烈教堂舉行。家屬與多位牧者緬懷其生命,見證他為後輩樹立不朽的屬靈榜樣,場面感人。
曾立華牧師安息禮莊嚴感人 逾800人送別
【圖輯】曾立華牧師安息禮
  證道
「香港主日」講章 以愛與和平應對世界的紛擾
香港基督教協進會每年7月第一個主日定為「香港主日」,今年將於7月6日舉行,並邀請天主教香港教區主教周守仁樞機撰寫講章及禱文,提供教會宣講。
陳謳明大主教華聯會110周年感恩崇拜證道 促教會關注世界
劉彤牧師證道:扭轉平淡的信仰生活 活出神的呼召!
漫畫
>
真理蔡園
香港之路如何走?牧者籲聖經價值同建上帝新城
香港之路如何走?牧者籲聖經價值同建上帝新城
 
華人福音戒賭會議 蕭如發:屬靈五官助戒賭
華人福音戒賭會議 蕭如發:屬靈五官助戒賭
 
《荒漠甘泉》8月24日
《荒漠甘泉》8月24日
麥子必須磨碎,才能做成麵包。香料必須經火,才能發出濃郁的香氣。
《荒漠甘泉》8月23日
《荒漠甘泉》8月22日
世界最悠久教會報紙《英國聖公會報》停刊
世界最悠久教會報紙《英國聖公會報》停刊
世界上最悠久、歷史最長的教會報紙——《英國聖公會報》(The Church of England Newspaper)近日宣佈無限期停刊,因老闆兼金主去世中止出版。
美修訂簽證政策 禁跨性別女參加女子體育賽事
熱題

娛樂名人

婚姻

末日

同性戀

鮑維均牧師

力克胡哲
觀點
>
評論
36%基督徒男性色情成癮 專家警示正視對教會的破壞力
美國一位作家兼生命教育專員在接受訪問時警示,色情正蠶蝕著教會的屬靈健康,從兒童的成長到家庭的關係,都無一倖免。
  【當代藝粹】黃斌:屬天的海——《寶石藍的海,加利利》
  【當代藝粹】楊青:拉撒路,出來!
專欄
>
時事天下
律師法律角度分析:同性伴侶登記制動搖婚姻定義牽連巨
為回應終審法院對岑子杰同性婚姻司法覆核案裁決,香港政府7月初提出「同性伴侶關係登記制度」作替代框架,引發社會廣泛討論,基督教團體反對聲音強烈。
律師法律角度分析:同性伴侶登記制動搖婚姻定義牽連巨
  英國人權特使:基督教受迫害加劇部分國家瀕「滅絕」威脅
  基督教團體聯署反對「同性伴侶關係登記」 明光社、性文化學會提替代方案
專欄
>
神學探討
英國僅剩21所大學仍提供神學學位 信仰與學術領袖呼籲重視
根據英國宗教教育委員會和宗教教育教師全國協會數據,「在不久的將來,英格蘭和威爾士僅剩21所高等教育機構提供神學與宗教研究本科學位」。
英國僅剩21所大學仍提供神學學位 信仰與學術領袖呼籲重視
  專訪華人護教學者駱德恩博士 為辯明真理尋索「不信的理由」
  【專訪香港神學院三】非一般神學院:開放思維 奠基實踐文化
專欄
>
牧場青草
牧職者離開三大因:召命轉變、倦怠和人際衝突
美國的一項研究指出,大約三分之一的離開教會的牧師表示,他們的離場原因都是倦怠或人事衝突。
牧職者離開三大因:召命轉變、倦怠和人際衝突
  AI是工具還是威脅? 關瑞文提出第三進路——與AI「共生」
  謝挺、黃國維、陳傳華將擔任明年港九培靈研經會講員
   
logo
 關於我們 | 聯繫我們 | 廣告發佈 | 聯繫編輯 | 投稿 iconCopyright © 2025 Gospelherald.com.hk All Rights Reserved.